主管部门表示将研究“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

主管部门表示将研究“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
2020年08月08日 17:46 新华网

理财也开启“直播带货”,部分内容存在误导违规之处 图IC

    近年来,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网络直播中违法违规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是网络直播的乱象并未彻底消失。网络直播因门槛低、盈利可观而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淘金者加入其中。在名与利的双重诱惑下,一些主播和平台试图走上“赚快钱”的捷径,这其中,又以网络直播带货质量问题频出最为突出,为整个行业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日前,国家网信办等8部门通报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进展,并表示将“研究制定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引导用户理性打赏,规范主播带货行为”。

    1 全面爆发

    今年以来,直播带货业态全面爆发。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400万场。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0亿,较2018年底增长1.63亿,占网民整体的62%,预计2020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达9000亿元以上。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我国有超过1.8万家直播相关企业。本年新增直播相关企业超9000家,已超过了2019年新增的相关企业数量。

    直播之风亦吹到资本市场,超过100家上市公司争相入局。二级市场上,星期六、梦洁股份等公司因为深度涉足直播带货,一度市值飙涨。

    与此同时,直播带货的“明星”们今年上半年不断创造一个个销售额动辄破亿元的“造富神话”:李佳琦直播间27天总销售额达9.57亿元、罗永浩在抖音首秀单场销售额1.1亿元、董明珠3小时带货成交额破3.1亿元……

    2 乱象迭出

    在直播带货新业态火爆的同时,夸大宣传、数据注水、商品质量差等问题逐渐暴露。

    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的《6·18消费维权[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舆情分析报告》指出,在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中,直播刷粉丝数据、出售量刷单造假等成为投诉重点。

    开店多年且有直播经历的业内人士程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造假已是直播业内“公开的秘密”。“前一段时间,某知名旅游网站CEO直播的数据就很令人疑惑。其直播间有1000万的播放量、5000的转发量以及300的互动数,懂行的就知道这三者的数据比例根本不符合常规。”

    程拓表示,在电商平台上,有大量高度程序化、标注为1元至10元价格不等的直播刷数据产品。

    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也成为直播带货的乱象之一。

    “在某网红直播间买到的耐克运动裤,收货后发现有几处开线,商标也和正品有差别。”奥运跳水冠军吴敏霞曾在小红书发布短视频表示,自己在做运动员时接触到很多运动品牌,能够断定裤子是仿制品。“直播带货的商品多物美价廉,但难免会有浑水摸鱼的商家。”吴敏霞提醒消费者,在直播间买货一定要谨慎,并表示自己会不定期和大家分享购买经验,帮大家避雷。

    程拓告诉记者,现行的直播模式与此类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他表示,“坑位费+佣金+全网最低价”是目前众多带货主播采用的收费模式,其中坑位费一般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企业交了坑位费才能获得被带货的资格。但大部分主播无法保证销售额,导致很多企业交了坑位费但销售情况不佳。这种合作模式,令不少商家大倒苦水。“坦白讲,现在找主播来直播带货的商家,大部分都亏钱。很多大品牌商家就是为了寻求曝光,提升品牌知名度。但对于一些中小商家来说,这账未必算得过来。企业坑位费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整个行业发展,还会产生更多低质低价产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程拓表示,直播带货发展至今参与进来的大牌越来越少,一些没有资质的商家倒是经常出现,商品质量自然就得不到保障。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强直播带货各主体的责任感,严格审核准入机制,监管交易合法性,严审线上商家资质,督促主播和直播平台在带货过程中诚信规范经营。“直播带货的发展方向应该坚持以价值观引导为主,在网络直播良莠不齐的现状下,坚守底线,打击恶性竞争,传导正确的竞争意识。”

    3 监管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已涉及直播带货。

    6月初,8部门启动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时,全国扫黄打非办就曾明确提出,“有的直播平台主播向网民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网络购物市场秩序”。国家网信办也表示,直播行业诸多痼疾顽症并未彻底消除,违规直播带货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位列其中。

    7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表示,对刷单炒信、误导消费、销售“三无”产品等7类违法行为都将依法查处。这是中国首次把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监管上升到法制层面。

    而此次8部门提出要制定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旨在明确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将内容供给导向、打赏金额标准、主播带货资格与直播账号分级分类紧密关联,建构激励高质量信息内容供给的直播账号信用评价体系。比如,在分级管理中,为了保护未成年主播,年龄和时长会是重要考量因素;成年主播则根据过往表现打分(类似于信誉分),对开播时长和频次进行不同限定;分类管理中,可以将主播分成带货主播、非带货(秀场)主播、游戏主播等不同类别;还能根据主播属性分成机构账号、企业账号、个人账号等,在不同类的主播账号后台提供不同的功能。

    有业内分析指出,网信办提出的分级分类管理,正是出于对行业健康度的考虑。这也体现了国家监管层面针对直播行业的一个监管方向和意见,具有指导意义,直播行业也有望迎来强监管时代。(杨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