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权按下域名的“删除键”?.su即将消失背后的互联网暗战

谁有权按下域名的“删除键”?.su即将消失背后的互联网暗战
2025年03月25日 10:04 曰曰域事

“互联网要开始‘清理僵尸’了?”当ICANN宣布要给苏联时代的.su域名办葬礼时,全球域名投资人集体竖起了耳朵。这个本该在1992年苏联解体时就消失的域名,硬是挺过了32年——直到今年2月,管理方突然收到一纸通知:“五年后关停,准备好后事吧。”

一、.su域名:数字时代的活化石

你可能不知道,现在注册.su域名还能买到不少历史感拉满的地址。这个本该跟着苏联进博物馆的域名,至今挂着10万个网站,比冰岛人口都多。俄罗斯人把它当数字遗产守着,就像我们留着粮票布票——可互联网管理局突然说,怀旧也要遵守基本法。

这里藏着个黑色幽默:ISO国际标准早在1992年就把苏联代码删了,但.su硬是靠着“政策空窗期”续命到现在。就像你家楼下违规搭建的小卖部,突然被通知要拆迁,老板瞪着眼问:“我都开了三十年了,凭什么?”

二、.io域名的生死赌局

比起.su的“考古价值”,.io域名才是真金白银的战场。这个代表英属印度洋领地的域名,现在被硅谷宠成了香饽饽——GitHub、Figma这些科技公司抢着用,每年躺着赚1.2亿美元注册费。

但政治从来不讲情面。英国和毛里求斯扯皮领土归属,哪天要是国际标准变天,.io可能步.su后尘。想象一下,某天你打开常用网站,突然跳出来404,就因为它用了.io——这不是科幻,是可能发生的数字灾难。

三、政策铁拳VS现实利益

ICANN这次出手,搬出的是“ISO标准必须遵守”的大道理。但现实世界哪这么简单?看看这些数据就懂了:

.su域名每年给俄罗斯管理机构创收超500万美元

.io域名占全球科技公司域名的17%,仅次于.com和.net

删除一个顶级域名,相当于在互联网上抹掉一座城市。

这时候就能看出管理层的尴尬:按规矩办事,可能砸了百万企业的饭碗;装聋作哑,又怕开坏先例。就像城管面对摆摊三十年的老夫妻——拆还是不拆,都是送命题。

四、暗流涌动的数字地缘战

.su域名的处置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它踩中了俄乌冲突的雷区。有分析师发现,当前10万个.su网站中,27%是俄罗斯政府机构在用。这哪是在删域名,简直是在数字版图上搞拆迁。

更刺激的是,台湾的.tw域名、巴勒斯坦的.ps域名都在瑟瑟发抖——谁知道哪天国际局势一变,自家域名就成了“黑户”?现在全球193个ccTLD域名里,至少有15个存在主权争议,个个都是定时炸弹。

五、互联网也需要“拆迁补偿”机制

从技术角度看,ICANN按规矩办事没毛病。但互联网不是实验室,猛踩政策刹车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场数字车祸。

建议学学城市改造的经验:

1.设十年缓冲期:给企业留足搬家时间,别搞突然死亡

2.建域名档案馆:像保护古建筑那样保存数字遗产

3.开国际听证会:不能几个技术官僚说了算,得让用户发声

说到底,域名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无数人安家立业的数字土地。当管理者举起“政策铁锤”时,请先听听土地上的声音——毕竟在互联网世界,拔掉一根网线,可能就毁了一群人的生计。

.su域名的葬礼倒计时已经开始,但这只是互联网治理困局的冰山一角。当数字主权撞上现实利益,当技术标准杠上地缘政治,我们终将明白:在虚拟世界当上帝,比在现实世界难多了。唯一确定的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