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
近日,小米集团进行了管理层调整,其中,小米任命公司总裁卢伟冰兼任手机部总裁,向集团CEO雷军汇报;任命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学忠兼任国际业务部总裁,继续分管互联网业务部,向集团总裁卢伟冰汇报,引发各方关注。
关于管理层调整的原因及考量,《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采访小米方面,对方称“这个人事变动,就是高管轮岗”。
在人事变动的同时,小米最新发布的财报,业绩变化背后反映了公司业务布局的一些动向和布局调整。
调整背后小米眼镜怎么样了?
此前,卢伟冰担任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兼国际业务部总裁,负责手机部、生态链部、大家电部、中国区及印度区;曾学忠担任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手机部总裁,负责手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此次调整,意味着卢伟冰主管曾学忠原先掌控的手机部,曾学忠则接手了卢伟冰先前掌控的国际业务部总裁。当然,曾学忠与卢伟冰还是上下级汇报关系。
除了手机业务和国际业务,智能眼镜业务也颇受关注。今年以来,智能眼镜热潮从海外直卷国内。苹果、字节都做了智能眼镜产品,不过,今年4月中旬小米米家智能音频眼镜悦享版正式发售后,再没出过什么产品。
资深财经专栏作者马继鹏告诉记者:“小米做智能眼镜这个事情,我个人理解可能是它尝试的可能性大一点。因为现在智能眼镜还没有被消费者普遍接受,未来的市场空间到底怎么样,其实现在还说不准。”
“目前国内AI眼镜相比国外同类产品,在技术水平、市场接受度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国内企业正在积极追赶,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则认为。
郭涛表示,虽然AR(增强现实)设备的市场空间广阔,但是全球范围看,年度出货量未达到百万级别,仍未达到大众消费品的范畴。他认为这一方面当前其产品性能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另一方面产品价格仍需进一步下探。前者需要以品牌厂商为代表的行业巨头整合、引领产业链共建生态,协同发展,后者则需要供应链各环节的技术升级和成本管控。
西部证券郑宏达表示,AI智能眼镜是传统眼镜向AR/MR(混合现实)眼镜迭代的过渡形态,随着端侧AI逐渐普及,AR智能眼镜有望成为比肩手机的下一代计算平台。中信证券认为,AI智能眼镜作为可穿戴设备,在低成本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划时代的高效率,是当前产业公认的AI最具性价比硬件落地方案,潜在空间巨大。
未来小米在智能眼镜方面表现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
业绩变化之后
在人事和业务调整的同时,小米还发布了最新财报,其上半年营收为1643.9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68.32亿元增长29.6%;小米汽车第二季度也贡献了62亿元的营收。
财报显示,小米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95.7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41亿元下降3.7%;经调整净利为126.6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3.74亿元增长51.3%。
同时,本季度小米营收增长加速,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大增32.0%,已连续4个季度同环比实现正增长。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62亿元,同比增长20.1%。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小米产品线全面放量,受到广大用户青睐和市场追捧。智能手机、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品、互联网业务收入分别达465亿元、268亿元和83亿元,均超市场预期。
2024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在全球市场表现突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220万台,同比增长28.1%。据Canalys数据,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小米在全球市场已连续16个季度稳居前三,市占率达14.6%,且为前五名中同比增速最高的品牌。
其中,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全球58个国家和市场排名前三,在全球70个国家和市场排名前五,国际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尤其在拉美、中东、非洲及东南亚市场小米智能手机扩张加速,市场份额取得新突破。据Canalys数据,在拉美市场,小米凭借出货量620万部的成绩跃居市场前二。这也是小米在该地区的出货量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首次突破600万部大关。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在Q2保持高速增长,达人民币465亿元,同比增长27.1%。
不过,在马继鹏看来,小米的手机业务就是发展瓶颈,这可能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目前来看,整个手机行业的创新能力其实都有限,而且在这个核心技术方面,比如芯片方面,其实各大公司都没有突破。再加上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惨烈,但消费者更新手机的热情又不是很高。所以这应该是包括小米手机在内的所有国产手机企业遇到的一个问题。未来的发展空间,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现在应该是进入了这个缓慢的爬坡期,就是空间其实有限,马上要触及到天花板了。
小米汽车上市以来高速增长,交付速度刷新行业纪录。今年第二季度累计交付Xiaomi SU7系列新车超2.7万辆,并且6—7月已连续2个月单月交付破万辆。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一直还在扩张。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米汽车销售门店已达87家,覆盖中国大陆地区30个城市。据官方消息,7月1日起,Xiaomi SU7系列交付进一步加速,锁单后预计交付周期最高可缩短5周。
“小米汽车有没有可能超越蔚小理,我觉得完全是有可能的。其一,小米现在整个的重心其实放到了小米汽车这边。其二,小米手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有一些忠于小米这个品牌的粉丝,而且好多粉丝对小米的汽车可能也比较感兴趣。其三,和手机行业相比,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还有一些市场空间,其实还是比较大,小米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的。”马继鹏说。
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在本季度延续增长态势,收入达268亿元,同比增长20.3%,刷新历史纪录。部分重点IoT品类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小米方面称,受益于公司对底层核心技术持续大规模投入,以及基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小米AI技术全面赋能业务发展,不仅大大提升了小米手机、小米汽车的产品力及智能体验,也提升了小米智能工厂的运营效率。随着小米AI技术能力的持续精进,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有望进一步深化,激发小米的业务活力,并增强小米未来发展的确定性和持续性。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