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攻势」的勇猛与坚定的「中国步伐」, 大众集团的一次团队作战

「电动攻势」的勇猛与坚定的「中国步伐」, 大众集团的一次团队作战
2018年11月27日 17:03 极客公园

大众汽车集团也许已经明白它即将要面临的这场挑战的规模,同时,大众更希望全世界都知道它已经一头扎进全电动化的深海里,而不再是那个一直在岸边观望的人。

大众在未来战略监督委员会会议后明确表示,在未来五年内大众汽车集团的转型投资目标是在电动化、自动驾驶、车联网以及汽车共享等移动服务上花费「近 440 亿欧元」。这个数字大约占该集团从现在到 2023 年的五年间计划支出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开发电动汽车。

「我们希望大众汽车成为电动汽车的全球第一,」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告诉记者。「现在正在采取进一步的技术和产品决策来实现这一目标。」

大众汽车集团的品牌已经从充满设计感的保时捷、科技感的奥迪覆盖到到更亲民的斯柯达和西雅特等这样 12 个汽车品牌。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已经为自己制定了非常有野心的目标,即到 2025 年提供超过 50 种电动车型,而今天已经实现了六个。

这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却已经感受到大众集团快速的猛烈的「电动攻势」。本质上,无论往汽车里加了多少科技互联网的元素,造车还是一件非常传统的制造业的事情。它遵循的往往是一个典型的「J 型曲线」,一开始深度下探,画完下行曲线之后才能迎来反弹。而大众为了在电动领域重画这个「J 型曲线」,甚至拿出了五年间三分之一的支出想要填补和加速「深度下探」的这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场「集团作战」的新战争中,面对已经崛起的对手,大众需要重新找回自信。

「电动攻势」

在 11 月 5 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完成中国首秀之后,广州车展上,奥迪 e-tron 成为了大众汽车集团展示区的主角之一,奥迪用 AR 展示了引以为傲的动能回收、三电系统等功能,而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同样的位置展示的还是奥迪 A8 的自动驾驶技术。

而奥迪 e-tron 正是奥迪品牌电动化战略的启动信号:至 2025 年,奥迪将在全国各主要市场发布 12 款电动车型,新能源车型届时预计将占奥迪销量的三分之一。e-tron 将于 2019 年作为进口车引入国内,从 2020 年开始国产。

在奥迪 e-tron 利用自己一贯擅长的科技感时,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则更是带来了一款惊艳眼球的产品——保时捷首款全电动汽车 Taycan。

这款被称为「特斯拉杀手」的产品将在 2019 年底推出量产版:预计行驶里程将超过 250 英里,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它的 800 伏电动系统。这是大多数电动汽车的电压的两倍,它允许高达 350kW 的充电速率,可以在仅仅 15 分钟内将汽车充电至 80%,比目前的特斯拉量产产品快一倍左右。

这足矣带给大众集团技术端一记强心剂,同时,大众还依靠研发大众纯电动赛车 I.D. R Pikes Peak 改写了派克峰国际爬山赛的历史记录,是首个进入 8 分以内纪录的赛车,成为了百年以来首次成为冠军的电动汽车。7 分 57.148 秒,依靠这个史无前例的成绩,大众正在从电动领域找回自己的信心。

而在这些「刺刀式」的产品背后,大众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大众集团一致的平台战略,这也是它历来独有的特点之一。大众的 MQB 等平台已经在燃油车平台证明战略的成功。现在,大众希望让这一技术知识和战略向电动化时代转变。

一个月前,大众发布了 ELECTRIC FOR ALL 计划,拿出了这个「100% 专为电动汽车而设计的平台」MEB 电动模块化平台,更重要的是在它背后就约有 1000 万台电动汽车将基于 MEB 平台打造。「这一平台将助力电动汽车从小众产品转变为畅销车型,甚至评论 MEB 平台的诞生如同当年甲壳虫进化成高尔夫。」耗时四年研发,大众高层非常看好 MEB 的意义以及前景。

作为新战略的一部分,大众开始重新调整一些生产基地,以提高效率。「我们正在使我们的工厂适应未来,」大众董事会成员 Oliver Blume 说。

大众将在德国转换三家工厂,用于制造电动汽车。从 2022 年开始,位于埃姆登和汉诺威的两个德国工厂将转变为全电动汽车的装配线,生产电动汽车。迪斯还证实,大众汽车目前正在与美国竞争对手福特合作建造轻型商用车「谈判」,这将涉及共享工厂。「行业正在进行『昂贵』的转型之际,合作伙伴关系正在成为实现成本节约的必要条件。」迪斯说。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大批量量产时的供应及时,大众与很多供应商如 LG Chem 和三星 SDI 已经达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电池供应合同。而大众集团也在「探索制造电动汽车自备电池的潜力」,因为欧洲企业开始越来越关注和在乎亚洲在电池生产方面的主导地位。

于是在这样环环相扣的战略下,大众希望拿出特斯拉价格一半的好产品以及高性能产品矩阵,从而多维度的参与到电动汽车未来的竞争中来,也许那时候大众丰富产品端的凶猛竞争节奏也许能打乱它的对手们。

「中国步伐」

「仅明年一年,我们计划将与合作伙伴在中国共同投资超过 40 亿欧元。资金将用于电动汽车、互联互通、移动出行服务、研发、高效生产流程及新产品开发等领域。」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 CEO 海兹曼教授(Prof. Dr. Jochem Heizmann)在广州车展期间说。

在加速电气化和数字化进程的路上,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仿佛更加用心。

未来两年,集团将在中国推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型产品组合。旗下品牌将推出超过 30 款新能源车型,其中 50% 的车型将会进行本土化生产。到 2020 年,集团计划在中国市场交付大约 40 万辆新能源汽车,到 2025 年交付量将达到约 150 万辆。到 2020 年,首批基于领先的模块化电动平台 MEB 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将会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和上汽大众安亭工厂下线。在基础设施领域,从 2019 年起,大众汽车集团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在中国搭建公共大功率快速充电网络的解决方案。在自动驾驶领域,大众汽车集团正在中国加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为中国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目前,奥迪品牌已在北京和无锡两座城市获得了第四级自动驾驶测试资质,而大众汽车品牌也于近期加入了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

在此次广州车展上,最特别的一幕是 Sophia 机器人来到了台上和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苏伟铭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而苏伟铭的另一个头衔则是逸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Mobility Asia)的董事和首席执行官。

这个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是大众集团「中国步伐」更重要的一步,它也是大众集团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出行服务公司的「关键棋子」。逸驾智能在中国构建了五大核心业务,覆盖了当代出行服务从端到云的全部业务环节:智能车联网、智能出行生态、大数据应用、智能驾驶、智能基础设施。大众这些与互联网风格相关的全新智能业务全部由逸驾智能负责。

其中,在智能车联网方面,逸驾智能(Mobility Asia)与合作伙伴共同组建了由 200 多名软件工程师构成的强大技术团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将车辆及生活服务资源进行优化,结合用户需求场景进行匹配,开发适合中国用户需求的智能语音助理、智能场景导航、智能充电、智能停车和智能支付服务,组成无缝衔接的智能车联网服务体验。这一技术,也将搭载在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车型上。

简单来说,逸驾智能正是帮助大众集团就是连接汽车与互联网两个行业的「中间结构」。一边打破业务壁垒,一边从零构造一个全新互联网公司文化氛围,这是逸驾智能的另一个目的。

相比于其他外资品牌,大众也是第一家在中国推出智能出行服务的外资车企。

在这种种战略背后,你能感受到传统车企在新领域释放的巨大能量,甚至超过新造车公司,只是在他们下一个必须攻下的堡垒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战略背后的进化与效率是最值得关注的关键。

没有人到达过绝对安全的领域,总有更年轻的挑战者以更迅猛的速度出现。

大众正在加速「深度下探」的过程中,面对已经崛起的对手,大众需要重新找回自信。「如果大象能够跳舞,那么蚂蚁就必须离开舞台。」这是 IBM 前 CEO 郭士纳的名言。哪怕是 IBM 这样的昔年巨头也正在遭遇转型的阵痛,因为改变与行动是另一个世界的竞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